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现已迈入中国一流医院行列。
医院现有越秀总院、黄埔院区、南沙院区,分别与广西、贵州共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综合实力雄厚,是“辅导类”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是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国家人体组织器官移植与医疗大数据中心依托单位,也是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和广东国际精准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学科优势突出,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3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连续四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医院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加快建成疑难重症诊治和灾难医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医学精英人才培养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模式与机制守正创新中心、党建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医学中心而努力奋斗!
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2021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首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继应用于肝移植、肾移植后,首次应用于心脏移植领域,2023年“无缺血”移植技术被纳入世界器官移植指南向全球推广。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414项,29项创新技术入选广州市卫健委高新、重大技术项目。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
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医院现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体组织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27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PET-MR)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搏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搏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62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医院与60多所世界顶尖高校、医疗机构持续深化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与美国哈佛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医疗系统(MGB)、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FCI)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戴维斯分校(UC Davis)、CITRIS研究中心合作创建国内首家由学术机构主导的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为国内及亚太地区培养引领未来外科方向的机器人手术专业医学人才。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共建国际临床研究中心、健康老龄国际研究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精准医学工程联合实验室,以高水平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英国伯明翰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就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临床研究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团队。